轴流风机简介
作者:石家庄风机 日期:2014-10-17 浏览:1005
按照工作原理分类,风机可以分为容积式风机和叶片式风机,叶片式风机又可以称为透平式风机,该类风机具有跟随轴一起回转的转子,而在转子上又有用来对气体做功的叶片在原动机的带动下,叶片随转子回转,同时将原动机所输出的机械能传递给气体,使气体获得能量。叶片式风机按照气流在风机叶轮中的运动方向不同又可以分为轴流式通风机、离心式通风机、混流式通风机。在轴流式通风机的轴向剖面上,气流在叶轮的流道中大致沿平行于通风机旋转轴的方向流动。相对于离心式通风机而言,轴流式通风机具有流量大、体积小、压头低的特点。从风机的发展史上看,轴流通风机比离心通风机发展的相对较晚,其在19世纪末才开始应用于工业。之后,航空领域机翼理论的发展大大地推动了轴流通风机设计的发展,第一台现代新型的轴流通风机于1935年安装在斯坦德沃露?派矿图为一典型的单级轴流通风机的结构示意图[15】。一个完整的轴流通风机结构有:集流器、流线罩、前导流器(P)、叶轮(R)、后导流器(S)、机壳和散器。前导流器(P)、叶轮(R)和后导流器(S)组成轴流通风机的一个完整的级。但并不是所有风机的级都必须同时包括这三部分,在单级轴流通风机中主要的级型式有:单独叶轮级(R)、叶轮+后导流器级(R+S级)、前导流器+叶轮级(P +R级)、前导流器+叶轮+后导流器级(P + R+ S级)。气体沿轴向进入轴流风机,首先通过集流器和流线罩组成的流道,该光滑的渐缩形流道可以保证入口压力损失很小;之后,气体经过前导流器,前导流器的作用是使气流在叶轮入口处产生负旋绕,改变气流进入叶片的气流角,从而改变叶轮的气动性能;离开前导流器的气流以一定冲击角度流向叶片,叶片是通风机内向气流传递能量的唯一部件;离开叶轮的气流,一般具有一定的旋绕速度和旋绕动能,叶轮后面设置的后导流器就是为了分利用叶轮之后的这部分动能,经过后导流器时,气流旋转的部分动能会转变为压能,从而提高风机的静压和全压。是否设置前导流器和后导流器需要综合考虑设计和经济性。在轴流风机级的出口,气流的轴向速度比较大。为了充分利用这部分动能,可以在通风机的级后设置扩散器,使一部分动能在扩散器的流道中转变为压力能,进而提高通风机的静压和全压,同时也减少了通风机级出口由于突然扩散而带来的损失[15】。